教育经历

1988年9月-1992年7月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8年6月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年7月-2000年6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

2000年7月-2001年7月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讲师

2001年8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其在材料结构和特性研究中的应用。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另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3项。目前开展的研究方向:

1、碳纳米材料结构和特性研究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具有空间和能量分辨的扫描隧道谱(STS)研究三价金属富勒烯Gd@C82和二价金属富勒烯Yb@C82材料的分子结构、电学特性及表面吸附特性。

2、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可控操纵及纳米操纵技术研究

利用AFM开展碳巴基葱(Bucky onions)、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AFM

3、纳米材料与吸附表面间相互作用及其界面摩擦学特性研究

纳米材料随尺度减小其比表面积迅速增大,表界面效应对其特性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利用AFM纳米操纵技术,在AFM探针推动材料粒子在基底表面横向运动的同时测量AFM针尖横向弯折获得其摩擦学响应。利用该方法可以研究材料粒子在针尖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粒子与基底材料表面间相互作用、纳米尺度下的摩擦机制以及表面吸附水分子层对其摩擦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开展的是Silica纳米粒子与Silica表面间相互作用及摩擦学特性研究。